2008年12月,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在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中提出了推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計劃。實際上,早在2006年,國內就有大型印刷軟包裝企業開始了早期版本的“工業4.0”嘗試。該企業首先大膽嘗試了“一般生產力+信息化+標準化”的融合。據知情人士透漏,這個做法對復合膜公司核心競爭力的提升作用已經具體呈現,具體表現為原紙庫存水平下降60%,節約流動資金2000多萬元。這是我國首次嘗試工業4.0的升級步伐。
工業4.0主要經歷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初期的信息建立,該階段主要是確保復合包裝袋廠在開業務訂單時就能知道實時的成品庫存,在開施工單界面就能獲取原料動態庫存信息。這樣就能提升部門之間的協同能力,而且保證數據信息是完整的;第二個階段是生產管理與標準制程,信息化工作深入到基層崗位上,生產任務進程信息由一線工人直接錄入,系統會自動采用,并動態反饋給相關的管理人員,這樣如果業務訂單和生產工程有變化,變化信息能通過系統及時調整并通知到相關崗位,另外還可以通過業務標準和標準化制程來提升生產的質量和產量;第三個階段是“設備”握手“軟件”,這個階段主要是通過系統化地引進智能包裝印刷設備,這些設備可以通過信息系統的指令實施生產。希望通過這次“工業4.0”浪潮的呼吁,所有的平臺都可以對外開放,畢竟開放的平臺更容易被大眾接受。
工業4.0是軟包裝印刷企業生產力的提升,集中融合了“管理信息化、生產自動化、制程標準化和業務網絡化”這四個程序。隨著移動互聯技術和物聯網技術的加速發展,人類進入“工業4.0”時代的步伐也在不斷前進。而這對眾多軟包裝企業來說,無疑是一次重生的機遇。